一、肺炎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3.指导病人进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4.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 5.胸痛或剧咳者,指导患者卧向患侧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遵医嘱给镇咳药。 6.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7.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监测血压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抗生素的足量输入,注意防止肺水肿。 二、肺源性心脏病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心肺功能衰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半卧位,并给予低流量吸氧。 2.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有心力衰竭时给予低钠、低盐饮食。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口腔清洁,全身浮肿时,作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5.使用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出、入量。 6.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鼓励病人多饮水或给予雾化吸入。对咳嗽反射弱,无力排痰者,及时吸痰。 三、支气管哮喘 1.病室环境力求简单,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病人接触过敏源。 2.指导帮助病人选择舒适的卧位,防止受寒感冒。 3.指导病人进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禁止食入易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及蛋类。 4.观察发作诱因及饮食习惯,寻找过敏源。 5.有哮喘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解痉药,制止哮喘发作。 6.哮喘发作时守护及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紧张情绪,若伴发绀、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7.哮喘发作严重者,及时配合抢救。 8.持续性哮喘护理。 ①及时纠正脱水: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引起心功能不全。 ②纠正低氧血症:一般哮喘可在入睡前吸氧1-2小时。持续哮喘可低流量持续吸氧。 ③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注意监测血气,及时纠正呼吸性衰竭和代谢紊乱。 四、胸膜炎 1.指导病人急性期卧床休息。湿性胸膜炎嘱病人卧向健侧,并加强患侧呼吸锻炼;干性胸膜炎应卧向患侧,减轻疼痛。 2.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3.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和半卧位。 4.大量胸腔积液时,需要抽胸水,记录胸水量和性质。 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1.按危重症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极度困难时,指导病人半卧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吸氧浓度在40%以下为宜,必要时加压给氧。 3.遵医嘱随时采取血标本,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机械通气时,保证合适的通气量、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 5.限制输液量,每天不超过毫升,保持水的负平衡,防止肺水肿。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六、支气管扩张 1.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注意休息,有发热、大量咯脓痰、少量咯血者卧床休息,大量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 3.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保持口腔清洁。 5.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卧位进行引流。体位引流排痰后进行抗生素雾化吸入。 6.痰液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祛痰剂,咳痰剧烈时给予止咳剂。 7.咯血者,做好心理护理。并遵医嘱及时给予镇静剂及止血药。 七、呼吸衰竭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基础护理。 2.保持病室内空气要新鲜,室温保持在25℃左右。 3.指导病人进高蛋白、易消化、少刺激含丰富维生素饮食。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5.机械通气时,严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6.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八、慢性支气管炎 1.指导病人要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尤其颈部保暖,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2.指导病人戒烟,查找诱因,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3.急性发作期时协助病人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服用氨茶碱后观察有无恶心、心率失常、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5.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6.做好心理护理,树立长期治疗疾病的信心。 九、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按危重症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极度困难时,指导病人采取半坐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3.遵医嘱及时采取血标本,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机械通气时,保证合适的通气量、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 5.限制输液量,每天不超过毫升,保持水的负平衡,防止肺水肿。如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及时处理。 十、急性肺水肿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卧位。 2.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 3.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限制病人的总入量。 4.指导病人进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5.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6.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防止肺栓塞、便秘、虚弱、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7.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 8.加强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 十一、上消化道出血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呕血时头部抬高10°~15°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指导病人急性大呕血时禁食,仅有黑便者进低温流质或半流质食。 3.做好抢救准备,保证静脉通道通畅,严密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正确估计出血量,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做好口腔护理。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引起窒息。 、十二、溃疡性结肠炎 1.急性活动期指导病人多休息,缓解期劳逸结合,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 2.指导病人进易消化软食、少纤维素、富有营养的饮食。消化道出血和穿孔时禁食。 3.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4.遵医嘱及时给药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准确记录出入量。 6.做好臀部及肛门的护理:保持清洁,必要时局部涂凡士林保护,防止破溃、红疹。 十三、消化性溃疡 1.指导病人急性活动期卧床休息,缓解期劳逸结合。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3.活动性溃疡的患者指导病人进软食和半流质、少量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在溃疡出血停止24小时后进低温流食3天,然后进易消化的软食。消化道出血和穿孔时禁食。 4.密切观察并发症表现,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5.按时给药并观察不良反应。 6.饥饿时出现疼痛嘱患者进食少量苏打饼干,缓解疼痛。 7.加强并发症的护理。 十四、急性胰腺炎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减少探视,保持病室安静,让患者充分休息。 2.指导病人急性期禁食水。 3.给予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记录出入量。 4.做好口腔护理。 5.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出血和休克时配合医师抢救;出现高热时需降温,防止受凉。 6.观察用药反应和有无低钾、低钙或低钠的表现。 7.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十五、肝硬化 1.指导病人早期减少活动,失代偿期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限制动物脂肪摄入,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昏迷先兆者暂停止蛋白饮食,进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食物;有腹水者进低盐或无盐饮食,严重时限制入水量。 3.腹水较多者指导病人半卧位,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及褥疮的发生。 4.密切观察脱水的消长情况,每周测腹围、体重两次。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液,有无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5.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利尿剂,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钠、脱水等表现。 十六、肝性昏迷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2.鼻饲低钠或无钠流汁饮食,禁止蛋白质饮食。 3.高热者给予降温。 4.有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禁止用肥皂水灌肠。 5.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张口呼吸者,口部盖一层湿纱布,眼睑不能闭合者盖湿盐水纱布,眼局部涂眼药膏或戴眼罩。 6.躁动不安者防止坠床。 7.保持床铺干燥、整洁、松软,尿失禁者给予保留导尿,防止褥疮发生。 8.做好口腔护理,口腔、鼻、唇干裂时涂石蜡油。 9.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氧气、吸痰器、止血药、冰盐水、降血氨药、升压药、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等。 10.做好病人家属心理指导。 十七、肝癌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大量腹水时取半卧位以利呼吸。 2.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衰竭病人补充液体,根据心功能情况严格掌握静滴速度。 4.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褥疮等发生。 5.昏迷或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6.做好临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痛苦和不安。 十八、急性胃肠炎 1.嘱卧床休息,让患者充分休息。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少量多次进无渣、温热的清淡半流饮食。 4.遵医嘱给予药物,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十九、胃炎 1.嘱卧床休息做好心理疏导,以利康复。 2.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有关药物。 3.指导病人合理地,有规律地进食。一般进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少量出血可给牛奶米汤有利于粘膜的休复。急性大出血者应禁食。 二十、胆阑炎 1.嘱卧床休息做好心理疏导,以利康复。 2.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有关药物。 3.做好心理护理,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4.指导病人合理地,有规律地进食。避免摄入过咸过甜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二十一、反流性食管炎 1.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2.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减少一切引起腹压増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3.夜间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cm。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 4.应戒烟及禁酒。 二十二、白血病 1.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有高热、严重进行性贫血及急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 2.高热者给予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浴,防止诱发出血。 3.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如有消化道出血,进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4.预防感染:安排病人住层流病房或消毒隔离病房;口腔护理每日2次,皮肤护理,除预防褥疮外,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后压迫3~5分钟;保持大便通畅。 5.发现出血倾向,通知医师处理。 6.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等。 二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贫血症状严重和有出血倾向者,指导病人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2.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营养。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病人抵抗力低下,指导病人防止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5.保持口腔清洁,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等。 6.禁止应用对造血系统有害的物质。 7.输血时以给新鲜血液为宜,速度不要太快,注意输血反应。 8.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十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 1.关节肿胀、积液和有肾脏病变、出血严重者时指导病人卧床休息。 2.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有阵发性腹部绞痛,合并呕吐、腹泻时禁食或进流质饮食。 3.慎用或禁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药物(退热药、奎宁),避免着凉。 4.保持口腔、皮肤卫生,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后延长压迫时间,防止出血和血肿,严重的紫癜融合成大疱时,给予暴露,防止搔抓,避免感染。 5.有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脏病变者,按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6.大出血者设专人护理,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改变,如有头痛、呕吐、视力变化或烦躁,提示颅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7.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二十五、缺铁性贫血 1.轻度贫血可自由活动,严重贫血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组织耗氧和临床症状。 2.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及木耳等。 3.缺氧时给予氧气吸入。 4.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 5.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和黏膜,以及自觉症状,如心悸、气促、头晕等有无改善。 6.使用铁剂治疗时的护理: (1).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或餐中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2).口服液体铁剂时宜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 (3).铁剂注射宜深,避免形成硬结。 二十六、急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期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 2.指导病人急性期限制蛋白和水分摄入,有水肿和高血压者限制食盐的摄入,水肿明显和尿量减少者同时限制水分的摄入;肾功能减退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尽量多摄入动物蛋白,补充各种维生素。 3.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控制感染。 4.静脉滴注使用降压药物时床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5.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每日评估水肿部位,协助病人控制入量。 二十七、慢性肾小球肾炎 1.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有明显高血压,水肿者或短期内有肾功能减退者,卧床休息,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2.肾功能较好者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奶、鱼类和瘦肉等;肾功能减退者,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要时加服必须氨基酸。 3.注意保暖,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4.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应用利尿剂后,观察有无高血钾或低血钾的表现。 5.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降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 6.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的患者,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预防感染。 二十八、肾功能衰竭 1.做好心理疏导,给病人心理支持,减轻病人不安情绪和恐惧感。 2.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减轻肾脏负担。 3.尽可能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做好病室的清洁。 4.准确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每日测体重。 5.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少尿期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约为前一日排除量加毫升。 6.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易消化饮食。 7.出现高血压者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处理。 8.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或脱水剂速度不宜过快。多尿期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9.做好晨晚间护理,积极预防口腔,皮肤黏膜感染。 二十九、肾盂肾炎 1.指导病人保证睡眠,注意休息。 2.指导病人进清淡、富营养饮食,尽量多摄入水分,每日入量在毫升以上。 3.高热病人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措施,记录降温的效果。 4.按医嘱准确使用抗菌药物。 5.正确留取尿细菌定量培养标本。 三十、肾病综合征 1.保持病室温度、湿度适宜。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水肿严重或伴有胸腔积液,腹水者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室内活动。 2.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 3.每日测量体重、腹围、脚围、限制水量,严格记录出入量。 4.严重水肿者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或感染。 5.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表现。 6.低蛋白血症的病人,遵医嘱输血浆或白蛋白注意缓慢静点。 7.给予心理支持。 来源:网络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