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时间:2016-1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暴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类常见的秋季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轮状病毒性腹泻:指的是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腹泻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叫轮状病毒肠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俗称的“病从口入”),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大多发生在6-24月龄的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又称为“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该病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提前接种疫苗,通过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可增强孩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夏秋季为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4.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黏液脓血便等。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密切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经口传播。

5.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1.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2.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小孩。加强户外运动,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3.感染肠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超声考试天天练82
《阳光乐贝足球俱乐部招生简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snwo.com/hlff/9356.html
------分隔线----------------------------